中考化学复习指导

一、复习思路
初中化学总复习是学生在中考前提升成绩的关键阶段。为了确保复习效果,一般采用四轮复习法,每一轮都有其特定的目标和任务,帮助学生逐步巩固知识,提升应试能力。
第一轮:按章节复习
这一轮的目的是让学生对课本内容有一个全面而系统的回顾。每个章节的内容都包含了基础概念、原理、实验等,通过按章节复习,可以确保学生对每一部分内容都有扎实的理解。在这一阶段,学生需要认真阅读课本,做好笔记,整理知识点,并完成课后习题。
同时,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讲解、测验等方式,帮助学生查漏补缺,确保他们掌握每一个细节。例如,在学习“物质的组成与结构”这一章时,学生不仅要记住元素符号、原子结构模型等内容,还要理解这些概念背后的科学原理,如电子排布规则、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区别等。
第二轮:专题复习
专题复习是将所学知识进行分类整合,形成一个有机的知识体系。通常分为五个专题:身边的化学物质、物质构成的奥秘、物质的化学变化、化学与社会发展、科学探究。通过专题复习,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,增强知识的系统性和网络化程度。
例如,在“身边的化学物质”专题中,学生会接触到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物质,如水、空气、金属等,了解它们的性质、用途及对环境的影响。而在“化学与社会发展”专题中,则会探讨化学在能源、环保、健康等方面的应用,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学科的社会价值。
第三轮:模拟训练
模拟训练阶段旨在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。通过大量的模拟试题练习,学生可以熟悉考试题型和答题技巧,增强心理素质。模拟试题的选择要具有代表性,涵盖各个知识点和题型,包括选择题、填空题、简答题、实验题等。此外,模拟训练还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,及时调整复习策略。
例如,对于一些常见的易错点,如化学方程式的配平、酸碱盐溶解性表的记忆等,可以通过专项训练加以强化。
第四轮:回归教材
的回归教材阶段是为了确保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。在这一阶段,学生应该重新通读课本,尤其是那些容易忽略的小节和细节部分。例如,课本中的插图、实验步骤、例题等,都是重要的复习资源。通过回归教材,学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,确保在考场上能够灵活运用所学内容。
同时,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归纳,帮助他们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。
二、复习策略
为了达到良好的复习效果,复习时要讲究一定的策略,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:
# 策略1:明确目标,以本为本,强化基础
首先,学生要认真研读《化学课程标准》,这是命题组专家们中考命题的重要依据。通过研读《课标》,可以明确考试的具体范围、内容和要求,做到心中有数,避免盲目地超标、拔高、拓展。例如,《课标》中明确规定了哪些知识点是必考内容,哪些是选考内容,哪些是了解层次的内容,哪些是掌握层次的内容。
这有助于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,提高效率。
复习时,通读课本是非常重要的一环。临到中考,如果没有完整系统地看一遍课本,没有对知识进行归纳、梳理,没有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,这样的复习等于没有复习。其实,中考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依据课本内容编制而成的,课本中的习题、例题、实验、插图、阅读资料等常被用作编题的素材。
因此,学生在考前一定要仔细通读课本,必要时还可自己写出阅读总结,回归课本,把基础知识、基本技能作为载体学好,这是获得高分的必经之路。
例如,在复习基本概念和原理时,除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,知道其反映的是何种现象或事物的本质属性外,还要进一步与相近的概念进行比较,了解它们的区别与联系。比如,“物理变化”和“化学变化”的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;“氧化反应”和“还原反应”的区别在于电子的得失情况。
同时,按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分类归纳整理,辅之以必要的实例佐证,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这些概念。
化学用语是基石,工具性和规律性的知识则是钢筋、水泥,应下工夫背、记和训练。像元素符号、化学式、化学方程式、金属活动性顺序表、酸碱盐溶解性表、化合价、质量守恒定律、反应类型和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等都应熟练地掌握。
例如,对于元素化合物知识,由于点多、面广、量大,复习时很难形成系统,可按结构、性质、变化、用途的顺序,从个别到一般进行立体式的小结,并与典型实验密切挂钩。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记忆,还能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。
前两轮的复习一定要做到:一手抓理解,一手抓应用;一边捋知识点,一边将分散繁杂的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,使其系统化,并找出其中内在的联系和规律,形成脉络清晰、主线突出的知识网络。
最重要的是,要将上述网络化的知识灵活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上,努力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,由点到面,由面到体,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立体的知识树,最终达到运用自如。
# 策略2:联系实际,关注热点,强化思维
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很多都是中考的热点问题。这类题目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与灵活应用,还培养了他们关心社会、关心自然的情感和品质,体现了化学这门学科服务于社会、服务于生活的时代主题。
例如,环境保护与水污染问题是近年来中考的热点之一。大气污染、臭氧空洞、酸雨、温室效应、白色污染等问题,都是考生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。通过了解这些问题的成因、危害及防治措施,学生不仅可以掌握相关的化学知识,还能增强环保意识。再如,能源危机与开发新能源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考点。
考生应了解传统能源的优缺点,以及新能源(如太阳能、风能、生物能等)的研发进展及其对环境的影响。
防火、防爆、防毒等安全知识也是中考常见的考点。考生应掌握常见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及处理方法,了解火灾、爆炸、中毒等事故的预防措施。例如,氢气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,在实验室使用时必须注意通风和防火;一氧化碳是一种有毒气体,吸入过多会导致中毒,因此在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要注意通风。
流行疾病的预防、维生素、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等知识同样是中考的热点。考生应了解常见疾病(如新冠肺炎、流感等)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,掌握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及缺乏症。例如,维生素C可以增强免疫力,预防感冒;铁元素不足会导致贫血。
科学新发现、新技术等也是中考可能涉及的内容。考生应关注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技术应用,如基因编辑技术、纳米材料等。通过了解这些前沿科技,学生不仅可以拓宽视野,还能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。
考生应密切关注这些方面的信息,经常与所学化学知识联系,适当地进行知识的迁移与应用,做到应对自如,得心应手。通过这种方式,不仅可以提高应试能力,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。
这就是我们为大家准备的中考化学复习指导的内容,希望符合大家的实际需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