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考化学备考辅导:药品的取用

中考是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里程碑,它不仅是学生学业成果的展示平台,更是一次选拔性考试。面对激烈的竞争,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复习、梳理知识点,成为每一位考生必须面对的挑战。为了帮助考生们更好地应对这一关键时期,本文将详细探讨化学实验中药品的取用方法和注意事项,以期为考生们提供有价值的备考指导。
一、药品的存放
在化学实验中,药品的存放方式直接关系到实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。不同类型的药品需要不同的存放条件,以确保其性质稳定,避免污染或变质。具体来说:
1. 固体药品:一般存放在广口瓶中。广口瓶的设计便于取用固体药品,特别是粉末状或颗粒状的物质。这种瓶子开口较大,可以方便地使用药匙或纸槽进行取样。
2. 液体药品:通常存放在细口瓶中。细口瓶的设计能够有效防止液体挥发,同时减少外界空气对液体的影响。对于少量的液体药品,如酸碱指示剂等,则可以存放在滴瓶中,以便于精确控制用量。
3. 特殊药品:某些特殊药品需要特别的存放条件。例如,金属钠极易与空气中的水分反应,因此必须存放在煤油中;白磷则容易自燃,需浸没在水中保存。这些特殊的存放方式是为了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,防止意外事故发生。
二、药品取用的总原则
药品的取用不仅仅是简单的操作步骤,更是关乎实验安全和个人健康的重要环节。以下是药品取用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:
1. 取用量:根据实验的具体需求来决定药品的取用量。如果实验说明书没有明确规定用量,应尽量取最少量,以减少浪费和潜在风险。对于固体药品,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即可;液体药品则以1~2毫升为宜。
需要注意的是,多取的试剂不能放回原瓶,也不能随意丢弃或带出实验室,而应放置在指定的容器内,以免污染其他药品或造成安全隐患。
2. 三不原则:这是药品取用时必须严格遵守的安全准则:
- 不用手拿:任何药品都不能直接用手接触,以免污染药品或对人体造成伤害。
- 不尝药品:即使是对常见药品,也绝对不能用舌头品尝,因为许多化学物质具有毒性或腐蚀性。
- 不直接闻气体:如需嗅闻气体的气味,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,使极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,而不是直接将鼻子凑近瓶口。
三、固体药品的取用
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取决于其形态,主要包括粉末状及小粒状药品和块状及条状药品两种类型。
1. 粉末状及小粒状药品:这类药品通常较为细腻,容易飞扬,因此取用时应使用药匙或V形纸槽。药匙是一种专门用于取用粉末状药品的小工具,形状类似于小型勺子,可以准确量取所需的药品量。V形纸槽则是利用一张纸折成V字形,将药品倒入其中,再将其滑入试管或其他容器中。
这种方法不仅可以避免药品散落,还能确保药品均匀分布。
2. 块状及条状药品:对于较大的块状或条状药品,应使用镊子夹取。镊子的尖端设计使其能够牢固夹住药品,避免手部直接接触。取用时应注意动作轻柔,避免药品破碎或掉落。
四、液体药品的取用
液体药品的取用相对复杂,主要分为倾注法和滴加法两种方式。
1. 倾注法:
- 准备工作:首先,取下瓶盖并倒放在桌上,以防瓶盖内的残留液污染桌面。然后,将标签朝向手心,这样即使有少量液体流下,也不会腐蚀标签。
- 倾注过程:拿起试剂瓶,将瓶口紧靠试管口边缘,缓缓注入试剂。倾注过程中要保持平稳,避免液体溅出或洒落。
- 收尾工作:倾注完毕后,立即盖上瓶盖,并将瓶子放回原处,确保标签向外,以便下次取用时能快速找到所需药品。
2. 滴加法:
- 滴管的使用:滴管是液体药品取用的常用工具,使用时需注意以下几点:
- 排空空气:先挤压胶头排出空气,再松开胶头吸取试剂。这样可以确保每次吸取的液体量一致。
- 垂直悬空:滴加试剂时,滴管应保持垂直悬于容器口上方,避免与器壁接触,防止试剂污染。
- 保持乳头向上:使用过程中,始终保持橡胶乳头在上,以免被试剂腐蚀。
- 及时清洗:滴管用毕后,立即用水冲洗干净,特别是普通滴管(非滴瓶上的专用滴管),以保证下次使用的卫生和准确性。
- 避免接触:滴管千万不能伸入容器中或与器壁接触,否则会导致试剂污染,影响实验结果。
五、总结与展望
通过上述详细的讲解,我们不仅了解了药品存放的基本要求,还掌握了药品取用的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。药品的正确取用不仅是实验成功的保障,更是实验安全的重要前提。希望各位考生能够在日常练习中不断巩固这些知识,做到心中有数,手中有术,从而在中考化学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。
此外,化学实验不仅仅是一个个孤立的操作步骤,它更是一个系统的学习过程。考生们应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动手实践,积累经验,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。只有这样,才能在关键时刻从容应对,发挥出最佳水平。
预祝所有考生在即将到来的中考中旗开得胜,顺利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!